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多元化解纠纷助力品牌经济蓬勃发展 记者探访福建法院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经验
2025-08-08 来源: 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组织“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媒体一线观察”调研采访活动,来到福建。

“一片叶、一根竹、一张纸、一双鞋、一块玻璃、一组电池”在福建,一批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发出耀眼光彩。

“民营经济是福建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福建法院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为福建加快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徐秀平说。

围绕服务本地重点产业、行业,办案法官有哪些所思所想、担当作为?有哪些可复制的多元解纷经验?《法治日报》记者展开采访。

守护金融秩序稳定

福州经济体量达万亿以上。在这里,金融机构齐聚,为经济活跃发展注入“活血”。如何让金融秩序运行顺畅,不因纠纷、诉讼“梗阻”?记者来到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以下简称“审执中心”)采访。

2024年7月10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台江区政府、数字福州集团共同筹建的审执中心和福州数字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下简称“多元化解中心”)揭牌成立。

审执中心刚设立不久,几份司法文书就摆在了审执中心鼓楼团队长黄昌杰的面前。

被告某大型商业集团与原告某银行之间有总额8亿元的贷款。彼时,被告尚余4.8亿元未归还。原告因3000万元贷款逾期未收回将被告诉至法院,同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鼓楼团队快速完成保全后,被告提交了答辩状、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等多份材料,并提出了管辖权异议。”黄昌杰告诉记者,鼓楼团队了解到,被告被保全的财产涉另一处商业体的日常运营,牵一发而动全身。

“被告对于借款事实及金额均无异议,并非恶意拖延还款,而是在其他经营行为的影响下资金流转受阻,需要一些时间便能依约履行合同。”黄昌杰说,该案涉及标的额巨大、巨量资产,若不能妥善处理,则可能导致被告集团资金链雪崩式坍塌陷入资不抵债困境,金融机构贷款也会变成不良债权难以回收。

鼓楼团队研判后积极与原被告反复沟通,充分说明情况,使原告同意延长还款时间,并主动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双方就还款时间达成调解协议。

鼓楼团队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化解了这起通过诉讼将耗时以数月计的案件,保住了企业平稳运营、职工就业岗位,同时解除金融风险扩散的危机,有效保障了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两个中心在同一栋楼办公,共同守护金融秩序。”福州中院清破庭副庭长郑鋆介绍说,两个中心在“金融机构、政府、法院”三方协同下,构建起“调立审执”全链条、漏斗式的数字金融治理“生态”——

审执中心由福州市中院立案庭、清破庭、执行局及六城区基层法院审判执行团队负责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以及保险类纠纷等金融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工作,并实质开展先行调解和诉中调解。同时,审执中心为多元化解中心提供司法资源支持和调解指导。

多元化解中心吸纳福建省信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福州市台江区多元数字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特邀调解组织,此外,还有23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41名机构调解员入驻,负责开展金融纠纷的先行化解工作。

中心成立一年间,为39435件金融纠纷提供了先行化解服务。其中,成功化解纠纷37250件,涉及金额63.07亿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35.55天。

守护发展基础稳固

在宁德市霞浦县,自古便有“八闽海鲜出霞浦”的美谈,渔业是支柱产业之一。记者在霞浦县人民法院三沙人民法庭门前看到,不远处的海港内停满了夏季休渔期回港休整的渔船。

“养殖户、渔民出海周期长,水域分散、人员流动性大。以往涉海、涉渔纠纷常面对送达难、应诉难以及纠纷专业性强审理难的情况。”三沙法庭庭长苏玲玲告诉记者,为此,三沙法庭探索出“船头审案”“候潮解纷”巡回审判模式,将调解、审案现场移至渔船、码头,根据伏季休渔时间安排集中审理、集中调解,利用渔船返港补给、渔货交易等自然形成“法治窗口期”化解纠纷。

霞浦县法院搭建了海上司法服务平台,设立七星、东冲、海岛乡北礵岛等诉非联动工作站,同时在东壁生态旅游点建设逅海涉旅纠纷巡回工作站,推进“诉服村村通”智能设备向海上社区、沿海行政村、热门景点延伸覆盖,依托宁德法院诉非联动平台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实现诉讼服务“全链条”线上办理。

在三沙法庭,记者遇到正要去上门调解的宁德市人大代表、三沙商会会长、霞浦法院特邀调解员黄光清。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黄光清有着20多年的调解经验,利用“地熟、人熟、海熟”的优势解纷。黄光清调解团队开展调解分文不取,在当地是响当当的调解品牌。

三沙法庭内设立了黄光清金牌调解室,积极探索开展预约调解、上门调解、巡回调解等便民调解方式。从2023年至今,工作室调解涉海纠纷司法确认率100%,且当事人零反悔、零申诉。

“诉讼容易结下积怨,不利于安心发展。调解守护合作关系,保护合作基础才能有共赢的局面。”黄光清对记者谈及解纷“秘籍”,从接到调解任务到达成调解协议,再到调解款项给付,调解团队全流程跟进,保证调解实现“三个效果”统一。

采访中,记者发现,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解纷理念运用在宁德法院非常突出。

2023年8月,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蕉城区人民法院联合多部门共同成立宁德市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以下简称“一站式化解中心”)、宁德市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形成法官指导、调解员先行、金融机构深度参与的“多元互动”模式,有效提高普惠金融纠纷调解效率。

“近年来,生鲜类海产品买卖价格波动大,普惠金融纠纷数量持续增长。”蕉城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林敏剑说,一站式化解中心引导暂时性经营困难的普惠金融借款人、渔民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推动银行联合政府部门提供纾困方案,根据养殖周期、市场行情给予借款人一定的缓冲期。同时,对出现恶意拖欠还款等当事人,优先立案、快速审理、迅速执行,防止逃废债的情况发生。

守护市场良性竞争

泉州历史悠久。在古代,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在“晋江经验”引领下,经济、技术、文化的多元交融,源源不断孕育了创新、创造活力。

泉州是国家首批确定的23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之一,在鞋业、休闲服装、陶瓷、民间工艺品等领域拥有多个世界级区域品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旺盛。5年来,泉州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8759件,审结17801件。

记者在泉州法院采访了解到,围绕陶瓷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市场良性竞争秩序,泉州法院奏响知识产权保护“交响乐”。2024年,泉州中院与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两地中院先行先试,共同签署知识产权跨域司法保护协作协议,构建闽赣粤三地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助机制。今年4月,这项机制效用延伸至八省八地,泉州、唐山、景德镇、潮州等主要陶瓷产区的两级法院和知识产权局共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保护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从“单点保护”向“系统集成”提升。

围绕鞋服制造和品牌保护需求,晋江市人民法院通过案件审理,明确商标权利人不能“一授了之”,合理界定商标权利人监督被许可人商品质量的同时,也应保证不侵害其他商标权利人品牌利益。

“福建法院推动品牌强省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加强传统品牌、老字号司法保护,助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助力品牌经济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徐秀平如是说。


最新资讯
媒体聚焦
视频专栏
法治中国
中国政法大学系统法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主管  | 本站网址 www.rmwqw.cn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截图、镜像或连接,违者必究! 中国互联网服务自律公约
Copyright © 2025人民法律维权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60964号-4